氣候
2020年冬季西藏平均氣溫為-4.5℃,較常年同期偏低0.6℃,為近20年冬季平均氣溫最低的一年。同時,2020年冬季西藏平均降水量為17.7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32%。
水系
西藏水資源豐富,是中國水域面積最大的省級行政區,地表水包括河流、湖泊、沼澤、冰川等多種存在形式,其中河流、湖泊是最重要的部分。西藏境內流域面積大于1萬平方千米的河流有28條,大于2000平方千米的河流多達100余條,是中國河流最多的省區之一。亞洲著名的長江、怒江(薩爾溫江)、瀾滄江(湄公河)、印度河、恒河、雅魯藏布江(布拉馬普特拉河)都發源或流經西藏。西藏湖泊眾多,共有大小湖泊1500多個,總面積達2.4萬平方千米,...
土壤
受復雜環境影響,西藏土壤類型很多,按其成土特點、分布規律和主要利用方向,可劃分為森林土壤、農業土壤、牧業土壤和難利用土壤四大類型。其中:耕作土壤歸屬16個大類,主要有山地灌叢草原土、潮土和亞高山草原土,分別占全區耕種土壤面積的33.81%、12.83%、12.38%。
植被
西藏各地的植被從東南向西北依次呈現森林、草甸、草原和荒漠,并可劃分為7個主要類型,即闊葉林、針葉林、灌從、草甸、草原、荒漠和高山植被。據統計,全區有高等植物6600多種,隸屬于270多科、1510余屬,其中有多種我國獨有或西藏獨有的植物,受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植物有38種,列入自治區重點保護植物有40種,另有214種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內。
自然資源
一是光照資源。西藏太陽年總輻射值達到140-200千卡/平方厘米,是我國東部沿海地區的近兩倍。 二是風力資源。西藏是全國大風(≥8級或17米/秒)最多的地區之一,年平均大風日數多達100-150天,最多可達200天,比同緯度的我國東部地區多4-30倍。 三是水資源。據統計,全區水資源總量4394.65億立方米(不含地下水),占全國河川徑流總量的16.21%,居全國第一位;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和畝均占有水量也均居全國第一;全區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
旅游及古跡
西藏獨特的高原地理環境和歷史文化,催生了數量眾多、類型豐富、品質優異、典型性強、保存原始的旅游資源。全國165個旅游資源基本類型中,西藏有110個、占2/3,在全國旅游資源系統中處于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生態環境保護
拉薩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99.7%,在全國168個重點城市中排名第1位。其他市(地)環境空氣平均優良天數比例分別為:日喀則市98.1%、山南市99.2%、林芝市100%、昌都市100%、那曲市100%、阿里地區100%。珠穆朗瑪峰區域環境空氣質量繼續保持在優良狀態,達到一級標準。
地形
西藏位于青藏高原的西部和南部,占青藏高原面積的一半以上,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區占全區總面積的85.1%,素有“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極”之稱,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地方。全區地形可分為藏北高原、雅魯藏布江流域、藏東峽谷地帶三大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