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及古跡
拉薩市
拉薩是中國西藏自治區的首府,位于西藏自治區中部稍偏東南,轄7縣1區。(當雄縣、堆龍德慶縣、曲水縣、墨竹工卡縣、達孜縣、尼木縣和林周縣、城關區) 全市總面積近3萬平方公里,總人口近56萬,有藏、漢、回等31個民族,其中藏族人口占87%。
拉薩位于西藏高原的中部、喜馬拉雅山脈北側,海拔3650米,素有“日光城”的美譽,全年日照時間達3000小時以上。全年多晴朗天氣,降雨稀少,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候宜人。
拉薩有許多古跡遺址,不僅布達拉宮、大昭寺和羅布林卡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哲蚌寺、色拉寺、小昭寺、宗角祿康、藏王陵、楚布寺、拉薩清真寺、曲貢遺址、西藏博物館、藥王山、直貢噶舉派寺廟群等也是值得一去的旅游景點。拉薩周邊更是擁有周圍較多具有經濟價值和醫療作用的地熱溫泉,其中堆龍德慶縣的曲桑溫泉、墨竹工卡縣的德中溫泉更是享譽整個藏區。
拉薩境內蘊藏著豐富的各類資源,相對于全國和自治區其他地市,具有較明顯的資源優勢。作為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拉薩以風光秀麗、歷史悠久、風俗民情獨特、宗教色彩濃厚而聞名于世,先后榮獲中國優秀旅游城市、歐洲游客最喜愛的旅游城市、全國文明城市、中國特色魅力城市、中國最具安全感城市等榮譽稱號。
昌都市
位于西藏自治區東部的昌都市,地處橫斷山脈和三江(金沙江、瀾滄江、怒江)流域,素有“藏東明珠”的美稱。其中昌都縣一直是昌都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享有“藏東門戶”的盛譽。以昌都鎮為中心,東與四川省相望,東南面與云南接壤,西南面與西藏林芝地區毗鄰,西北與西藏那曲地區相連,北面與青海省交界,西望西藏自治區首府拉薩,處在商貿往來的樞紐地位。
昌都旅游資源豐富,其中著名的有強巴林寺、然烏湖、卡若文化遺址等。
強巴林寺,位于昌都鎮昂曲和雜曲兩水交匯處,它巍峨地依附在橫斷山脈之之下,聳立在古冰河切割而成的紅壤層上。強巴林寺廟內主要的建筑都保存完好,佛像、壁畫和唐卡精美。但最值得一看的是它的神舞。神舞是在每年的酥油花節期間(時間在藏歷年左右,即公歷新年后一個月左右)表演的一種神舞,表演時舞蹈者都戴著猙獰逼真的面具,這是在西藏高原享有盛名的一種舞蹈。
然烏湖的自然風景優美,岸邊是一大片綠草如茵的草甸,碧藍的湖水和白雪皚皚的雪峰相映成趣,景色怡人,如詩如畫。河道中有許多巖石和小島點綴其間,湖面上春季樹影婆娑、秋冬薄霧彌漫,四季的美景會使人如夢幻之境。
卡若文化遺址坐落在距離昌都鎮以西約12公里處的一個水泥廠附近,發現于20世紀70年代末。1977年在水泥廠的施工中大量的石斧、石錛和陶罐等原始工具與文物驚現于世。遺址內文物種類繁多,經專家鑒定這些物品均出自4000~5000年前的“新石器時期”??ㄈ粑幕z址的發現將西藏的歷史提前到了距今約5000年前,對西藏的歷史和考古都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被考古學家和古人類學家公認為西藏的三大原始文化遺址之一。
日喀則市
日喀則市位于祖國西南邊陲,青藏高原西南部,西銜阿里地區、北靠那曲、東鄰拉薩與山南地區,外與尼泊爾、不丹等國接壤。日喀則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除藏族外還有漢、回、蒙、土、滿、苗、壯等十幾個民族。旅游產業潛力巨大,珠穆朗瑪峰、扎什倫布寺、薩迦寺等馳名中外。
日喀則城區位于雅魯藏布江和年楚河匯合處的寬闊河谷地帶,海拔3850米,建城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是全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信息的中心,也是西藏第二大城市,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
日喀則市有珠穆朗瑪峰為首的冰峰雪山、原始森林帶,神山、圣湖、草原、名寺古剎。 從拉薩沿雅魯藏布江溯流而上,沿途有西藏三大圣湖之一的羊卓雍湖,扎什倫布寺則是日喀則的象征,寺院依山而筑,是歷代班禪的駐錫地;江孜的白居寺擁有眾多佛塔,被譽為“西藏塔王”,寺內的壁畫總觀結構連貫,局部看自成一體,白居寺和薩迦寺更是西藏的宗教中心。
林芝市
喜馬拉雅山脈和念青唐古拉山脈似兩條巨龍橫空出世,由西向東平行伸展,在東部與橫斷山脈對接,形成群山環繞之勢,位于中國西藏自治區東南部的林芝地區就靜臥在這三大山脈的懷抱之中。有人稱它是西藏的瑞士,也被稱為西藏的江南。
林芝的森林原始景觀保存完好,高原挺拔的西藏古柏、喜瑪拉雅冷杉、植物活化石“樹蕨”以及百余種杜鵑等等應有盡有,素有“天然的自然博物館”、“自然的綠色基因庫”之稱。其中布裙湖一帶還是傳說中野人經常出沒的地方。
林芝以世界上最深的大峽谷著稱于世,并有世界上落差最大的垂直地貌分布,異常豐富的植被及野生動物資源,山高水長,人力難及,原始自然風貌保存完好,是世界僅存的絕少為人類所涉足的凈土之一。
不論是林芝的巨柏林、墨脫的瀑布還是布久喇嘛林寺、仁欽崩寺等在述說著神秘林芝的歷史。
山南市
山南是岡底斯山脈與念青唐古拉山脈以南,雅魯藏布江中游,雅礱江河谷一帶。這里是許多國內外旅客到達西藏的最初落腳點。北接西藏首府拉薩,西與日喀則地區毗鄰,東與林芝地區相連,南與印度、不丹兩國接壤,戰略位置十分重要。
山南地區是傳說當中神猴同羅剎女結合而誕出藏民之地。那些散布在神山、圣湖之間的西藏第一宮、第一殿、第一寺和聶赤贊普、松贊干布、文成公主的名字在時刻提醒著你:這里,是藏文化的濫觴之地,是西藏的靈魂所在。
山南同時也是藏民族的搖籃和文化發祥地,西藏歷史上的眾多杰出人物都誕生在這里,她以博大的胸懷和聰明才智創造出了瑰麗多彩的雅礱文化和西藏歷史上的眾多第一。山南地區有著眾多的文物古籍和十分豐富的旅游資源:既有壯麗的山川河流,又有神秘的神山圣湖;既有風景如畫的原始森林,又有令人心曠神怡的遼闊草原;既有雄險的雅江大瀑布,又有久負盛名的文物古籍。僅雅礱風景名勝區就有7大景區58個景點,是一個集娛樂、休閑、科考、探險于一體的地方。
那曲市
那曲是西藏自治區重要牧區,位于自治區北部,地處可可西里、唐古拉山和岡底斯—念青唐古拉山之間,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東南部為外流水系,地形切割破碎,高山峽谷相間;西北部為內流水系,湖泊星羅棋布;南部以大中型湖泊為主;北部以小型湖泊居多,且多為鹽湖。著名大湖有納木錯、色林錯、當惹雍錯、扎日南木錯、班戈錯。
地區行署駐那曲鎮是西藏北部交通樞紐,那曲鎮南距拉薩 338 公里 ,人口過萬 ,是藏北經濟、政治、文化中心。那曲最美麗、最熱鬧的時候要數每年 8 月的黃金季節 ,一年一度的賽馬節就在這里舉行 ,除了牧民和商販云集外,國內外的旅行者也紛至沓來。賽馬場就在那曲鎮南部。賽馬會期間 ,既能一睹藏北粗獷奔放的騎士風采 ,又能享受獨特的民俗旅游服務,還可參與各項民間歌舞活動。
阿里地區
阿里地區位于中國西藏自治區的西部,地處青藏高原北部-羌塘高原核心地帶。東起唐古拉山脈以西的雜美山,與那曲地區相連;西及西南抵喜馬拉雅山西段,與印度、尼泊爾及克什米爾地區毗鄰;南連岡底斯山中段,臨日喀則地區仲巴縣、薩嘎縣;北倚昆侖山脈南麓,與中國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相鄰。全區面積30多萬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500米,共轄7個縣,人口僅8萬,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區。
如果說西藏是“世界的屋脊”,那么阿里則是“屋脊上的屋脊”。這里離天很近,云層很低;這里大地遼闊,雪山延綿,湖泊空靈;走進阿里,仿佛時光到流100萬年,就像進入史前混沌未開的世界。面對千里茫茫的雪山,人變得越來越渺小,心靈卻變得越來越寬廣。一路行走,感受荒野之美,心中只有虔誠與敬畏。攜一縷晨風,采一束陽光,飄在阿里的感覺是多么美好,雖然遠離故鄉,心卻回到了雪域天堂。
阿里是喜馬拉雅山脈、岡底斯山喀喇昆侖山脈和昆侖山脈相匯聚的地方,又是境內外幾條著名江河的發源地,故而,阿里又被稱為"萬山之祖"、"百川之源"。這里,山巒連綿起伏,湖泊星羅棋布,原野遼遠無際。因此,阿里的地貌以冰雪、冊巖和湖泊為其特征,歷史上曾經把這種特征概括為冰雪圍繞的"普蘭"、巖石圍繞的"古格"、湖泊圍繞的"瑪宇",總稱為"阿里三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