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
一是光照資源。西藏太陽年總輻射值達到140-200千卡/平方厘米,是我國東部沿海地區的近兩倍。
二是風力資源。西藏是全國大風(≥8級或17米/秒)最多的地區之一,年平均大風日數多達100-150天,最多可達200天,比同緯度的我國東部地區多4-30倍。
三是水資源。據統計,全區水資源總量4394.65億立方米(不含地下水),占全國河川徑流總量的16.21%,居全國第一位;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和畝均占有水量也均居全國第一;全區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2.1億千瓦、技術可開發量1.4億千瓦,均居全國首位。
四是草場耕地資源。全區有天然草地13.34億畝,約占全區總面積的74.11%,位居全國第一位,其中可利用天然草地面積11.29億畝;耕地面積662.66萬畝(實控區550.75萬畝),其中水田62.26萬畝、水澆地398.21萬畝、旱地202.19萬畝,農作物播種面積穩定在377.02萬畝。
五是森林資源。全區林地面積1798萬公頃,森林面積1491萬公頃,森林覆蓋率為12.14%,森林蓄積22.83億立方米,活立木總蓄積22.88億立方米、居全國第一位。森林面積中,天然林面積1483萬公頃,人工林面積8萬公頃。
六是植物資源。全區有野生植物9600多種,其中855種為西藏特有,高等植物6600多種,其中苔鮮植物700余種,蕨類和種子植物5900余種。食用菌有松茸等415種,藥用菌有靈芝等238種。農作物方面,全區有青棵、小麥、玉米、油菜、豆類等品種及約20個科、110余種的蔬菜。
七是動物資源。全區有野生脊椎動物795種(其中125種為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占全國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種類的1/3以上,196種為西藏特有),其中哺乳類145種,鳥類492種(其中22種為西藏特有),爬行類55種,兩棲類45種,魚類58種;有昆蟲4200余種、水生浮游動物760多種。全區大中型野生動物數量居全國第一位,藏羚羊數量占世界上整個種群數量的80%以上,黑頸鶴越冬數量占世界上整個種群數量的80% ,野耗牛數量占世界上整個種群數量的78%。
八是濕地資源。西藏擁有各類濕地面積652.9萬公頃,占全區國土面積的5.43%,濕地面積居全國第二位,是我國濕地類型齊全、數量最為豐富的省區之一。90%以上的濕地保持原生狀態,其中瑪旁雍措、麥地卡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羌塘地區湖盆濕地、羊卓雍錯濕地等16塊濕地列入全國重要濕地名錄。
九是礦產資源。西藏目前已發現的礦種(亞種)有103種,有查明礦產資源儲量的礦種49種,礦床、礦點及礦化點3000余處。其中發現能源礦產5種,已查明資源儲量的3種;發現金屬礦產32種,已查明資源儲量的19種;發現非金屬礦產64種,已查明資源儲量的26種;發現水汽礦產2種,已查明資源儲量的1種。全區已發現的優勢礦產資源主要有:銅、鉻、鉛鋅銀多金屬、鉬、鐵、銻、金、鹽湖鋰硼鉀礦、高溫地熱、天然礦泉水等,均具有廣闊的找礦前景。在查明礦產資源儲量的礦產中,鉻、銅保有資源儲量,鹽湖鋰礦資源遠景及高溫地熱儲量在全國排名第一。